威海市環(huán)翠區(qū)人民法院
民事一審判決書
民間借貸糾紛(2021)魯1002民初3671號
原告:趙某,男,1981年10月12日出生,漢族,住山東省威海市環(huán)翠區(qū)。
委托訴訟代理人:李某,系原告妻子。
被告:董某軍,男,1984年5月15日出生,漢族,住山東省威海市經(jīng)區(qū)。
委托訴訟代理人:王曉迪,河北九度律師事務所律師。
委托訴訟代理人:孫晨菊,山東寒冰律師事務所律師。
本院經(jīng)審理認定事實如下:2020年2月始,董某軍雇傭趙某在其公司工作。3月7日董某軍以經(jīng)營為由向趙某借款100000元,31日借款100000元。趙某妻子李某均以銀行轉賬方式將該二筆借款轉入董某軍銀行賬戶。2020年4月2日董某軍給趙某出具借條一張,記明,今借趙某人民幣貳拾萬元整(200000.00),董某軍,2020年4月2日。
因董某軍未還款,2021年3月3日趙某向其發(fā)出微信,內(nèi)容為:“……我家今年和親戚合伙準備買點牛,……現(xiàn)在手里一點錢也沒有了。你看看能不能把我9月-1月的工資給我開一下。還有欠我的20萬塊錢,我4月初就得用”;董某軍:“我也祝你新的一年財源廣進”;原告:“你看看4月初,把錢打給我吧”;3月21日,原告:“1.6萬元的利息也是你說的吧,現(xiàn)在不會不承認吧,兄弟做事得講良心,別昧著良心做事,以后的路還長”;被告:“我再說一次,先來和新店長交接,交接后面談,該給的該做的不會少你”。原告多次催要借款,被告未予償還。
以上事實,有轉款憑證、借條、聊天記錄及當事人庭審陳述在案證實。
本院認為,合法的借貸關系應受法律保護。被告對借款200000元未予償還之事實予以認可。本案爭議焦點是雙方對利息是否有約定,被告是否應承擔還息義務?,F(xiàn)分析如下:
被告出具的借條憑證上沒有利息記載。原告提交的雙方聊天記錄,被告就此答復是“該給的該做的不會少你”。從中分析,看不出有利息約定,也沒有利息標準的約定。故此,本院認定雙方?jīng)]有約定利息。
關于違約責任問題,雙方原沒有借期的約定,但從2021年3月3日原告向被告發(fā)出“你看看4月初,把錢打給我吧”的微信內(nèi)容看,可以證實原告要求被告于2021年4月10日前還款。被告沒有按期還款,則應承擔違約責任。
綜上所述,原告的訴訟請求,合理且有證據(jù)證實部分,本院依法予以支持。被告的辯稱意見,有證據(jù)證實,本院予以采信。據(jù)此,依照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時間效力的若干規(guī)定》第一條第二款、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(guī)定》第一條、第九條第(二)款、第二十四條的規(guī)定,判決如下:
一、被告董某軍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(nèi)償還原告趙某借款本金200000元及逾期利息(以200000元為基數(shù)。自2021年4月11日至義務履行畢,據(jù)全國銀行間同業(yè)拆借中心公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付);
二、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。
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,應當依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》第二百五十三條規(guī)定,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。
案件受理費2150元,由被告董某軍負擔。
如不服本判決,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(nèi),向本院遞交上訴狀,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(shù)提出副本,上訴于山東省威海市中級人民法院。
審判員劉建濤
書記員長友吉(代)
2021-07-06
(本文來自于網(wǎng)絡,本網(wǎng)轉載出于學習之目的,相關人員如有異議可以短信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