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某某與鄭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

實務研究648字數(shù) 864閱讀模式

深圳市龍崗區(qū)人民法院

民事一審判決書

民間借貸糾紛(2020)粵0307民初35263號

原告高某某,男,漢族,身份證住址廣東省廣寧縣。
委托代理人王帥,廣東冠杰律師事務所律師。
被告鄭某某,女,漢族,身份證住址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區(qū)。
委托代理人肖潔儀,北京市京師(深圳)律師事務所律師。

經審理查明,雙方當事人2016年1月6日相識,發(fā)展成戀愛關系,戀愛期間多有款項往來。
原告就其要求被告償還借款83727.51元的具體的事實陳述如下:原告于2016年期間向被告轉賬57筆共計26422.5元;2017年期間轉賬74筆共計38781.03元;2018年至2019年期間轉賬33筆共計15522.2元;2019年至2020年期間轉賬11筆共計3001.78元,以上款項通過銀行轉賬、微信、支付寶等方式支付,2016年至2020年期間款項總計83727.51元。
原告提供了微信聊天記錄、銀行賬單、支付寶與微信賬單、淘寶購物代付賬單等證據(jù)證明所主張的支出,相關資料顯示,原告向轉賬被告轉賬多為小額款項,金額在幾元到一二千元之間不等,微信紅包備注常有親昵用語,2018年6月29日的微信紅包金額為“131.4”元,紅包備注“愛你哦”,雙方的微信聊天信息中常有被告以購物消費等事由向原告索要款項,原告未持異議,但未見雙方談及有關款項性質的約定。
被告對原告主張的數(shù)額不予認可,被告亦提供相關電子支付賬單,所涉及款項大多為被告的日常衣食住行等小額支出,被告主張,雙方當事人戀愛期間,被告自身有大量生活開支,相關款項亦系雙方戀愛期間的日常生活開支。原告主張的款項系原告對被告支付的生活費或經濟上的補貼,雙方當事人并無借款合意。
裁決結果

本院認為,根據(jù)本案查明的事實,案涉款項支出發(fā)生于雙方戀愛關系期間,原告基于增進雙方感情、獲得對方青睞為被告購買物品或支付款項,原告在支付案涉款項之時,了解案涉款項的基礎關系、目的及用途,事前知悉相關款項并非借款。因原告未提供證據(jù)證實雙方存在借貸的合意,對原告要求被告償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請求,本院均不予支持。
綜上所述,依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》第二百零六條、第二百零七條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》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(guī)定,判決如下:

駁回原告高某某全部訴訟請求。
本案受理費1996元(原告已預交),由原告負擔。
如不服本判決,可于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,向本院遞交上訴狀,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(shù)提交副本,上訴于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。

審判員趙坤東
書記員吳建創(chuàng)

2021-06-29

(本文來自于網絡,本網轉載出于學習之目的,相關人員如有異議可以短信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)